元宵健康三原則 「注意標示、減少調味、替換澱粉」聰明健康慶團圓

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傳統的家庭團聚日,吃湯圓已成為習俗之一。然而,湯圓雖然美味,卻含有高熱量和額外的油脂與糖分,因此應該適量食用。國民健康署提醒大家,不論湯圓是當作正餐還是點心,選擇甜湯圓或鹹湯圓時,都應遵循「注意標示、減少調味、替換澱粉」的三大原則,才能健康享受元宵的快樂。

注意標示:聰明選擇,避免隱藏的健康風險

購買湯圓時,應該仔細查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示,包括「每份含量」、「每包含幾份」以及「每100公克的數據」,並換算熱量。建議選擇熱量、脂肪、飽和脂肪、糖和鈉含量較低的湯圓。

以一名60公斤的靜態工作者為例,每日需要約1800大卡的熱量,脂肪的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30%,即540大卡,且飽和脂肪不超過20公克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游離糖的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5%,即90大卡,相當於22.5公克糖,約4至5顆方糖。

例如,4顆花生甜湯圓的熱量相當於1碗白飯,且含有約12.9公克脂肪,已經超過一天脂肪攝取量的五分之一,其中飽和脂肪達5.8公克,超過一天的飽和脂肪攝取限量的四分之一,糖分則約8公克,已超過建議的游離糖攝取量的三分之一。

減少調味:選擇天然配料,減少多餘的糖與油脂

無餡的紅白小湯圓可以選擇搭配天然食材,如桂圓、枸杞、紅棗或薑汁等來提味,避免使用如紅豆湯或花生湯等高糖湯底,這樣既能保留湯圓的原始風味,又能降低湯的糖分與熱量。另外,無餡湯圓也可以加入豆腐、少量肉絲和當季蔬菜一起熬煮,這樣不僅美味,還能讓營養更加均衡。

至於包餡的甜湯圓,由於內餡(如芝麻、花生)本身已經有較高的糖分,建議煮熟後直接食用,不需要額外添加糖或其他配料,這樣可以減少多餘的糖分與熱量。

對於包餡的鹹湯圓,內餡中含有油脂和絞肉,且通常已經過調味,湯頭應避免再加入過多的熱油、油蔥酥等食材,並減少其他調味料的使用。可以選擇昆布、紅白蘿蔔、番茄、大白菜、茼蒿、菇類等蔬菜熬煮,加入青蔥增添風味,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鈉和油脂的攝入,還能提供更多的膳食纖維,增加飽足感並促進腸道健康。

替換澱粉:維持飲食平衡,防止熱量過量

很多人會將湯圓當作點心,然而,4顆包餡湯圓或大約59顆無餡紅白湯圓的熱量約為280大卡,相當於1碗飯的熱量;如果湯圓經過油炸,再搭配煉乳與花生粉食用,熱量則會更高。國民健康署建議,除了減量食用,大家還可以巧妙地替換主食,例如將當日的飯量減少一碗,這樣有助於控制整體熱量的攝取。

EVENT CLOSE
已加入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