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。腎臟 ~ 認識糖尿病腎病變
腎臟,是人體很重要的代謝器官,負責清除廢物、代謝藥物、製造和分泌賀爾蒙、維持電解質與酸鹼度的平衡、調整水分及血壓、形成尿液、維持體液平衡……等等。當糖尿病患者出現「白蛋白尿」,合併腎功能的惡化,就是糖尿病腎病變。其實糖尿病患者有40%以上會發展成糖尿病腎病變,且佔洗腎病人的47%。但在第三、四期與腎衰竭前控制好,就不必走到最後一步「洗腎」。接下來為各位介紹糖尿病+腎病變要如何改善!
一、為什麼糖尿病會造成腎臟共病 ~ 糖尿病腎病變
糖尿病腎病變的定義為糖尿病人出現白蛋白尿,合併腎功能的惡化,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。由於病人血糖控制不好,全身大小血管會產生病變,使腎臟微血管受到傷害,危害腎臟功能,早期以出現「微白蛋白尿(泡泡尿)」為主要特徵。
▶︎泡泡尿原因:糖尿病腎病變主要發生在腎絲球,在疾病初期,因高血糖造成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,導致腎絲球肥大及增生,腎絲球基底膜開始出現病變,使血中一些有用的蛋白質漏出至尿液中排出,因此出現早期糖尿病腎病變的蛋白尿。當發展至較後期時,腎臟的過濾功能逐漸損害,無法清理如尿素,及肌酸酐類的身體中有害物質時,便會造成血中尿素,肌酸酐的上升,最後導致腎臟功能衰竭,甚至洗腎。
二、常見症狀
腎臟疾病早期較無症狀,但通常來說可以將此口訣記為:「泡、水、高、貧、倦」,若有出現時,便是提醒您需要注意自己是否有腎臟疾病喔!
▶︎泡泡尿是因尿液中有過量蛋白質出現,若有蛋白尿的泡沫是持續幾分鐘不會消失,與一般泡沫不同!
三、高危險群
那在發展成腎病變之前是否可以預防或注意呢?這裡提供大家8大高危險族群,如果自身或身邊親友有以下症狀就需要多多注意囉!
▶︎肥胖
▶︎糖尿病
▶︎65歲以上老人
▶︎高血壓
▶︎長期亂吃藥
▶︎痛風
▶︎家族腎臟病史
▶︎抽菸
四、改善腎功能,減緩惡化之8步:
▶︎血糖控制:設定個人化的控制目標, 糖化血色素維持在 6.5-7.0%。
▶︎血壓控制:小於 130/80 mmHg。
▶︎血脂控制:糖尿病患LDL要控制在 100 mg/dL 以下,有心血管疾病者則宜控制在70mg/dL以下。
▶︎規律運動:每星期 150 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。
均衡飲食:無糖尿病腎病變的糖友並沒有蛋白質攝取的嚴格限制,鹽分攝取則建議一日 2,300 毫克以下。若為糖尿病腎病變、但尚 未洗腎的病友,指引建議一日蛋白質攝取不超過 0.8g/每公斤體重、鹽分攝取一日不超過 2,000 毫克。實際飲食還需要個人化的調 整,建議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。
▶︎體重控制及戒菸:維持適當體重,過重及肥胖者減去至少5%體重。
▶︎每日至少補充鉻200微克:選擇國家降糖認證含鉻之健康食品,可改善胰島素阻抗,降低血糖。
▶︎依照醫囑使用處方藥,避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丸、草藥。
五、第二型糖尿病腎病變分級、慢性腎臟疾病分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