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患的失眠問題:6個方法,幫助糖友一夜好眠
🔎您是否有失眠的困擾?
的確,根據研究,二型糖尿病患超過38%有睡眠障礙的問題,使用安眠藥的比例亦是正常人的四倍,而睡眠障礙又會使得血糖增高,兩者形成惡性循環,並造成併發症。所以失眠問題,常是糖友們在控制血糖時的一大挑戰。除尋求醫師專業的協助外,生活中也可運用許多技巧,來改善失眠的困擾。
🔎造成睡眠障礙的原因
失眠的成因相當多元,常見可分為以下四大類:
1. 身體因素
-
疾病、身體疼痛(如糖尿病併發症未處理)
-
內分泌失調(如更年期)
-
缺乏營養素
-
睡前運動或仍在忙碌
-
時差
2. 心理因素
-
壓力造成焦慮、憂鬱、恐懼、憤怒
-
過度興奮的情緒
-
對某些事務過於在意,影響入睡
3. 環境因素
-
溫度過冷或過熱,通風不良
-
寢具不適合
-
噪音干擾
-
光線干擾
4. 藥物因素
-
藥物副作用影響睡眠
-
藥物殘留或依賴問題(如安眠藥長期使用貿然停用,可能反而導致失眠惡化)
✅改善睡眠障礙的良方
良好的睡眠品質不僅依靠藥物,更可以透過日常生活調整來達成。以下六個方法有助於放鬆心情、促進入睡:
-
補充特定營養素
攝取富含色胺酸、鈣、鎂的食物。色胺酸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,可以減緩神經活動,讓人安定放鬆、引發睡意;鈣和鎂則有安定神經及解除疲勞的作用,促進睡眠。
-
含有色胺酸的食物含奶類、海鮮、肉類、豆類、堅果類與水果中的香蕉。
-
富含鈣的食物含奶類、小魚乾、蝦米、綠葉蔬菜及奇異果;富含鎂的食物含堅果類、深綠色蔬菜及香蕉。
-
遠離刺激因子
減少茶、咖啡、酒類等含咖啡因或酒精飲品,避免干擾睡眠。飲酒多半會造成淺眠,而咖啡因成分的飲品則有提神、利尿之效,睡前四小時內勿飲用。
-
含有咖啡因的食品:咖啡、茶、可樂、巧克力、可可等,咖啡因攝取含量建議每日宜在300毫克以下。
-
適度運動
規律運動能促進肌肉放鬆與血液循環,養成運動習慣可提升睡眠品質。而運動需在睡前三小時前進行,避免睡前劇烈運動。睡前適合的運動包含伸展操、瑜珈、腹式呼吸等等,有氧運動能幫助人更快入眠。 -
營造舒適環境
可以利用音樂、香氛、燈光來營造放鬆的氛圍;睡前要盡量處於黑暗的環境,避免手機、鬧鐘等會發光的設備,大腦才易休息。而聆聽輕音樂或是大自然的聲音有助於放鬆精神、安定情緒、引導入眠。
或透過精油按摩與嗅聞亦可減輕肌肉緊張、安定情緒、減低焦慮、釋放壓力。 -
調整生活習慣
作息規律的人比較少有睡眠問題,可建立固定睡眠時間,維持生理時鐘規律,將作息正常化。同時睡前要保持放鬆:泡澡能放鬆肌肉、紓解疲勞,可在睡前1.5~2小時洗澡,待要入睡時體溫已下降,較容易安眠。睡前半小時不想事情、忙碌公事、閱讀或是講電話等等,保持思緒淨空,專心睡覺。需要時可使用輔助工具(眼罩、耳塞等)減少外界干擾。
-
安眠藥物的使用
當其他方式都無效時,逼不得已下才選擇用藥物輔助入眠,且一定要依照醫師指示(時間、方式、劑量)服用安眠藥。若同時使用其他藥物,必須先確認藥物間不會有交互作用再來使用。
使用安眠藥的注意事項:
-
勿與鎮靜劑、止痛藥、感冒藥、抗過敏藥、酒精合併使用。
-
勿任意加重劑量。
-
睡前才服用,在服藥的八小時內,不可開車或進行機械操作。
-
沒有醫師處方,不可自行到藥房購藥。
-
每個人失眠的狀況不同,不可任意使用他人的安眠藥。
『失眠』不僅僅是睡不好,也會影響精神、情緒、記憶力及健康等各層面,嚴重危害生活品質,一定要積極處理!依照以上方法無法有效改善甚至長期失眠,不要忌諱就醫,可至精神科或神經內科就診,讓人睡一場好覺,身心充份得到休息,血糖控制才能事半功倍。